显示标签为“MAGNI”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MAGNI”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4年3月12日星期三

裝身扮美經濟學(15) 游枝:孟加拉獨具製衣條件

孟加拉是個超貧國家,歐洲及日本,為扶持孟加拉自立改善國人生活,對孟加拉實施貨品無稅優惠,對來自孟加拉的產品採取免稅優待,去孟加拉縫製的衣類,再銷歐美及日本等國,有了課稅,這是家家名牌都去孟加拉生產的一大原因。
 地理的適中,也是孟加拉優點。
 孟加拉在印度以東,攤開地圖一看,正好是衣物市場重點地歐洲與日本的中間。
 衣物原料產地就在孟加拉鄰邦的印度,供給上一點問題也沒有。
 製成的衣物,以船運最節省費用。
 從孟加拉裝船,20日航行可到日本、25日到歐洲、40日到美國。對衣物來說,這樣的運送時日,完全符合省成本的原則。
 本來,中國是衣物生產大國,人工加幅太大,製衣廠改用自動化機械縫製衣物,理論上,自動縫製的確可以取代人力生產。
 問題是,對到孟加拉的工資,自動機械竟然成本高過孟加拉人力,甚至有人比較過,就算孟加拉工資在幾年過后升高3倍,孟加拉人手成本上仍然有利過自動操作的機械。
地位無以取代
 今天,大約800萬孟加拉人為世界各大衣物企業從事製衣作業,若把在自己家裡為衣物廠家論件計工錢的散工算在內,千多萬縫衣工人在製衣業效勞。
 單是有規模的製衣大廠就超過6000間,其中工人數萬的超大型製衣廠好幾百間。
 還有一種情況,一棟多層建築內,一層就是一廠,採用分班制,一棟樓一個月就為世界提供數10萬件衣物。
 主要國家有責任扶持孟加拉人脫貧,孟加拉人珍惜這份國際善意,再加上經年累月積下的衣物產銷經驗及培訓出大量製衣業技術人才,孟加拉的世界製衣業地位,沒有其他國家能取代。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506238

裝身扮美經濟學(14)游枝︰孟加拉人為全球人縫衣

今天,世界各大名牌都在孟加拉建立縫製廠房,其中開設十廠八廠又委托可靠製衣商代工的,成為孟加拉今日名牌品大量生產的風景。
 前些年月,中國是世界製衣業唯一的最大工廠,現在仍然是世界衣物的第一出品大國,不過,市場越來越大的名牌廠家,不想面對中國人工成本急升,政治情緒牽累商品的擔憂及產品被仿造冒牌的重大折損,名牌都愛孟加拉去了。
 孟加拉,有4大令名牌經營人安心與信賴的要點。
 1.孟加拉不發生舉國罷什么外國產品的集體情緒。
 2.人工會依照合理及可預計的穩定幅度調升。
 3.孟加拉人珍惜這份外來經濟及技術的提拔與扶持。
 4.雖是窮困,孟加拉很少有公然盜版冒犯的偏門求財行為。
歐美早有打算
 工資是一項吸引。
 首都達卡,縫衣技工月薪仍在150令吉的數字之下,推算5年后即使升3倍,仍然比今天的中國省太多。
 中國,現在縫衣技工的月薪已過700令吉,再加上其他影響經營運作的負面因素,孟加拉就有利也安心多了。
 歐洲美國的衣物名牌,當中國興旺初期的1980年時代,就預計到后來要面對工資、政治情緒及侵權損失的遭遇,那時候,歐美名牌已經開拓孟加拉製作的新線。
 后來是韓國。到中國反日潮反到罷買又燒日本商店砸日本廠的情緒時刻,日本行業才轉向孟加拉。
 25年來,孟加拉的衣物縫製業及出品的名牌數量,急增了24倍。
http://www.chinapress.com.my/node/505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