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9日星期二

創業永遠不嫌晚!一張圖看有哪些成功人士30歲後才開創事業

好萊塢總愛在電影裡把創業者扮演成20幾歲的年輕男生,不一定擁有大學文憑,但老愛穿著藍色牛仔褲、連帽外套、還要滿面鬍渣、披頭散髮的標準「宅男」模樣,似乎已被「定裝」成創業者的刻板形象。
這種年輕宅男颳起全世界商業颶風的俗套劇情,想必吸引不少觀眾青睞。但事實上,有許多的創業者到30、40甚至50歲都還沒「開竅」,就算已經出社會多年,仍沒打算走上創業這條路。
以下的圖片是由舊金山的創業組織Funders and Founders所繪製,以許多世界知名的「大器晚成」型創業者為例,藉此表達創業年齡與過往從事的職業並無絕對關聯性。



例如麥當勞創辦人Ray Kroc在52歲以前以賣紙杯和奶昔攪拌器為生;美商化妝品巨擘玫琳凱創辦人Mary Kay Ash在45歲以前還曾以賣書和居家裝飾品為主業。
如果你年過40卻還未開創自己的事業,其實也不用太焦慮。你還有許許多多的時間和機會,更何況,如果你已經工作一段時間,學習到幾樣讓你生活或事業如虎添翼的技能,你的創業路想必會走得更加順暢!
要記住:創業,永遠都不嫌晚!

資料來源:Entrepreneur

✿ 10個赤裸裸的商業故事,看懂多少就收穫多少!



1 , 【送茶葉的小故事】

张三一直喜欢喝20块钱的茶叶。新开茶店里每次张三去买茶叶,老板都送他半两好茶。张三将好茶攒着待客。一天闲来无事泡壶好茶,竟喝上瘾。喝完免费的好茶,张三便不愿喝20块的了。不管他买多贵的茶叶,老板总送他半两更好的。半年下来,张三花在茶叶上的钱是原来的十倍!

2 , 【坐飛機的一個現象】

观察30到40这个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用笔记本办公,经济舱则看报纸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较多。

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全都在玩手机。那么,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呢?

3 , 【奪取先機】

商人带两袋大蒜到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极为喜爱,于是赠商人两袋金子。
另一商人听说,便带两袋大葱去,当地人觉得大葱更美味,金子不足表达感情,于是把两袋大蒜给了他。每日分享更多顶尖智慧精髓

虽是故事,但生活往往如此,得先机者得金子,步后尘者就可能得大蒜!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能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4 , 【不許偷酒】

某人买了一坛好酒,放在小院,第二天,酒少了1/5,便在酒桶上贴了不许偷酒四个字。
第三天酒又少了2/5,又贴了偷酒者重罚。第四天,酒还是被偷,于是贴尿桶二字,看谁还喝。
第五天他哭了,桶滿了。

……故事还没完,第六天,他再次在酒桶上贴了不许偷酒四字。那一天很多人都哭了。

5 , 【營銷策略】

營銷策略就是賣“貪”和“怕”

1、对于富人来说:他们怕产品不安全、怕没档次、怕没面子、怕没别人好,请抓住这个心理推销;

2、对于一般客户来说:他们贪便宜、贪赠品、贪打折、贪比别人划算、贪省到了钱,请抓住这个这两大心理推销!

6 , 【換位思維】

一富豪到华尔街银行借5000元贷款,借期两周,银行贷款须有抵押,富豪用停在门口的劳斯莱斯做抵押。

银行职员将他的劳斯莱斯停在地下车库里,然后借给富豪5000元,两周后富豪来还钱,利息仅15元。

银行职员发现富豪帐上有几百万,问为啥还要借钱,富豪说:“15元两周的停车场,在华尔街是永远找不到的。”

7 , 【成功只有兩點】

一是做事成功,二是做人成功。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要做事,先做人。

丘吉尔说,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就只有两个:一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二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请回过头来再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万事只怕有心人。

8 , 【保齡球效應】

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如果每次砸倒9个瓶子,最终得分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240分。

社会记分规则就是这样:只要你比别人稍微优秀一点,能再多坚持一会,就赢得更多机会。
這種機會疊加就是人生效應的逐級放大,最終造成人與人之間巨大的落差。

9 , 【冰激淋哲學】

賣冰激淋必須從冬天開始,因為冬天顧客少,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務。

如果能在冬天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同样只有吃过苦才知道享受生活美好。
想在顺境中事业能蒸蒸日上,就必须在逆境中经过一番锤炼,这就是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提出的“冰激淋哲学”。

10 , 【名牌效應】

成本大概400——600元的爱马仕,卖价6万!富豪们依然趋之若鹜。啥叫名牌?成本价后面加一个0的,就叫名牌。成本价后面加两个0的,就叫奢侈品。成本价后面随便想加几个0就加几个0的,就叫文物!

选择富足:婚礼的财务规划(中篇)结婚也能赚钱?

这只是一则广告标语吧?

最近大家都在谈论有关破产年轻化,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婚礼举债。

结婚不让人破产就好了,还开什么玩笑说结婚也能赚钱?

是的,就如我时常在课程中与未婚年轻人的分享:“假如你真正明白到婚姻的意义,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结婚也可以赚钱!”

随后我会打趣道:“但确记,赚钱并不是结婚的目的,而是当你懂得如何把婚礼处理恰当的结果!否则每当没有钱就想到要结婚,后果就不太妙了!”

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到,现代婚礼花费最大的无非是:婚纱、结婚照、新房、花车、婚宴、聘金、礼品等几个主要项目。

以时下“标准”的消费来计算,每个项目分别的开支大约如下:

●结婚照:RM5,000
●婚纱、化妆、花车:RM2,000
●新房装饰+家具:RM10,000-RM20,000
●扣除亲友红包收入后的婚宴开支:RM10,000
●礼品:RM3,000

至于聘金方面就因人而异,有视女方家长的要求。
总结起来就是时下的婚礼平均开支三四万令吉的由来。
至于当初我如何经营一项“赚钱”的婚礼,请往下看:

结婚照
在还没有拍结婚照之前,我就很理智的问自己:拍结婚照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当然离不开留下纪念性的一刻。既然答案是如此的直接,我的想法也固然很单纯,我可以选择花费好几千,甚至把更多的钱花在拍摄上,但结果都是同样的“拍照留念”,唯一不同的只是相簿的大小、拍照的款式等无关痛痒的分别。

我也曾经请教过许多学兄学姐们,以了解那些重金拍摄的结婚照,在婚礼当天“Show Off”过后的下场如何?

结果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告诉我,经过婚宴当晚一天的效劳后,因为体积大到无处可容,往往就只有在床底下“暗度余生”。此后,丢掉可惜,不丢却嫌麻烦!

相簿体型小易收藏
参考了众多个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清楚当时的财务状况。于是,我选择了拍摄笔记本5R型的结婚照:相馆拍摄、外景拍摄、精装版笔记本相簿一本,全部只需498令吉。
每次当我提起这个配套的价钱,听的人的反应是:“那是你的时代,现在哪还会有如此的配套?”

为了“保护”我的论点和不让大家失望,其实我一直都在“追踪”时下相同配套的价钱。大家听好啦:以个人5R专辑照片笔记本相簿配套,它的价钱还是和当初相差无几!
悄悄的告诉你,经过多年印证后,我要和大家分享:实用的东西不一定要贵,贵的东西未必好!就是因为那相簿的体型小,方便带出门,同时也容易收藏,因此它可以为我终生效劳,固然也不至于被打入冷宫!

反观比我早两个月结婚的一位同学,当时就花费了大约4000令吉拍结婚照。
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就是时下一般的结婚照费用。后来因为拍出来的照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结果重拍一次,又再多花了2000多元。相比之下,单单在结婚照,我们两者之间花费已有大约六、七千元之差!

现在的时代更不同了,还有什么“密月旅行结婚照”配套?原本钱已经不够用了,还必须重金聘请专业摄影师到海外拍摄结婚照?况且还没有结婚就先渡蜜月?这是哪来的道理?

此外,更有人重金聘请专业化妆师,让双方打扮得花枝招展来拍结婚照。拍出来照片的样子连自己都认不出来,但是钱就是这样地花出去了!到底意义何在?!

难道就不能诚实地接受自己的样子,就只把当时属于自己的真面目拍照留念就好,顺便也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婚纱 化妆 装饰新车
许多准新人还没有到婚纱店之前,早就已经被各式各样的广告资讯吸引:什么欧美白色浪漫啦、法国罗曼蒂克系列啦、意大利潮流情侣配套等等。

当我们选定了结婚照配套之后,相馆的老板娘便马上向我们介绍各式各样上述的婚纱配套,还向我们特别推荐全新、刚刚由外国进口、还没有穿过的名牌意大利婚纱。

当然一分钱一分货,价钱也视婚纱的“浪漫程度”以及它的新旧来区分了。

留下毕生难清债务
许多准新人就是因为一世人只这么一次的想法,不惜一掷千金,结果想要为自己留下毕生难忘的回忆当儿,也同时留下毕生难清的债务!

然而我却在想,反正婚纱就只穿一次,管他是不是新的?之前有没有人穿过?穿过多少次?这有什么分别呢?

于是我就打趣地跟老板娘说道:“那你就让我们看看那些准备穿多这一次就要被淘汰的婚纱吧,或是那些你已经不要了的也不要紧,反正你都打算要丢了。不算钱也不要紧嘛吧!”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所选择的婚纱、新娘化妆和新车装饰、再加上刚才的结婚照配套及加送一幅床头大照,总数全部才1028令吉。比起一般标准的婚纱和化妆配套,我们又多省一两千元了。

听到这里,请不要再告诉我说这种价钱“当时”才有!

这时我倒要反过来问问大家:

●如果真的还有的话,你有胆量接受这个“挑战”、过得了别人的眼光吗?
●拍结婚照的目的是什么?
●穿婚纱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真的有需要把辛苦赚来的钱、甚至必须背上债务在婚礼上大花特花?

其实,何止婚礼,其他別人要付上昂贵金钱代价的人生大小事也无非如此。

无关你做了些什么事,而在于你是否懂得那件事情对你的意义,进而知道应该如何处理。
是的,如果处理妥当,结婚也能赚钱!

一个观念上的改变,不但让我省却许多不必要的财务烦恼,同时,也以此观念开课授教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黄凯顺 ■MonQ 财商教育家■儿童与青少年MonQ理财营创办人■投资理财课程导师■著有:《你不理财财不理你》、《陪你的孩子走理财路》等八本理财书籍

http://www.nanyang.com/node/617335?tid=687&fb_action_ids=10152415008100854&fb_action_types=og.likes&fb_ref=.U17xMvlJsME.like

2014年4月25日星期五

[既然抓不住,何不送一程]

心靈享宴 MUST WATCH
[既然抓不住,何不送一程]

以智慧面對一切,坦然接受,或者說是~~放手!!!


企業家說:這七種公司做不大


這七種公司永遠做不大

1、格局小的企業 1999年2月,牛根生對孫先紅說:我給你100萬的宣傳費,對誰也不要說。先紅問:為什么不能說?牛說:現在總共籌到300萬,拿 出100萬做廣告,我怕大家知道后接受不了。我就要一個效果:一夜之間,讓呼市人都知道。于是1999年4月1日早上,一覺醒來,人們 突然發現道路兩旁冒出了一溜溜的紅色路牌廣告,上面高書金色大字:蒙牛乳業,創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 但在現實中,許多老板肩上扛著品牌大旗心里打著小算盤,樂于小打小鬧,希望以小的投入來獲得大的回報,從沒想過以大的投入來 換取更大的回報。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格局。格局小的老板,想的永遠是自己,希望從一顆雞蛋中吃出黃金;而格局大的老板,則能著眼于 未來,在大環境中定義自己的事業。

2、心態小的企業 俗話說: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 許多企業之所以做不大,就在于只謀子不謀勢。謀勢就是定戰略,有了戰略,路再長,總有一天會走到;沒有戰略,走得越猛,死得 越早。置戰略需求于不顧,希望用1分錢換來100元的效果的主,很難走出窮的境界,因為占便宜本身就代表沒有境界。死摳一城一池, 是活三年的企業,因為它不抬頭看天。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是活三月的企業,因為它不低頭看地。不看天,山雨欲來渾然不覺,要被洪 水淹死;不看地,夜半懸崖大步流星,要被群山淹沒。

3、短視的企業 立竿見影、刀下見菜,是大多數老板的想法,當然這也沒有錯,因為解決目前的生存問題是第一位的。但是,生存問題屬于戰術問 題,而發展問題屬于戰略問題,解決生存問題必須刀下見菜,但要搞定發展問題則需要細水長流最后水到渠成。現實中,很多老板都有短 視心態,以為整一個亮點馬上就能換回巨大的效益,于是一個活動搞下去或一期廣告投下去看到沒什么效果就馬上停止。 其實這種想法并不正確,因為品牌對于企業而言是一個長期工程和系統工程,既要有獨特的個性,又需要系統的提煉及提升;對于客 戶而言,品牌又是一種認知識別和體驗識別,他們需要你能記住你的特別理由,因此也就需要你在訴求點上要堅持深入。

4、缺外腦的企業 曾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在中國,資源第一位,機遇第二位,能力第三位,學歷第四位,不少老板比別人做得成功,就在于他所擁有 的社會資源為他創造了部分條件。而很多老板之所以做不大,原因就在于他缺少足夠的社會資源,單打獨斗當然也就孤掌難鳴。說到社會 資源,很多人都會想到領導支持這個詞語,其實這并不全面,向領導、職能部門傳遞企業的正面信息,獲得政策范圍內的支持,這只屬于 整合營銷傳播的一個方面。除了官方資源以外,能幫你快速解決一定融資困難的親友資源,能為你迅速帶來人才的人力推介資源,能為你 出謀劃策充當參謀的智力資源、信息資源等等,這些資源都會對你的發展壯大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都是企業的外腦。想想看,那些做得 成功的大企業,又有多少企業沒有外腦、沒有顧問呢?

5、缺內腦的企業 一個好漢三個幫,如果沒有一批能征善戰的下屬為你沖鋒陷陣,老板再厲害,也難以成事。許多企業就面臨這樣的問題:優秀的人招 不來,有出息的人留不住,剩下的看誰誰不順眼,為什么會這樣呢?員工愿不愿加盟公司、能加盟多久,與薪酬福利、團隊氛圍、學習提 升、辦事機制,成就感,歸屬感、生活現狀等各種因素緊密相連。目前,大多數的企業,薪酬福利都差不多,關鍵問題是:老板只看重行 政管理與業績,只關注你今天賣了多少、有沒有遲到早退,至于思想管理、技能管理、狀態管理與團隊氛圍管理,老板根本就沒有這個意 識,最后員工技能得不到提升,思想得不到引導,越干越沒勁,只好走人了事。管理的表面化,最終導致員工素質同質化,做不大也就在 情理之中了。

6、用金扁擔挑糞的企業 從前有個小伙子,祖輩都是菜農。小伙子每天挑糞去菜地澆菜,從小習慣了這年復一年的活。一天,他去菜地的路上在一棵大樹下歇 腳,坐在挑糞扁擔上,遠眺村里大財主的那幢豪華樓房,心里突然有個夢想﹕有一天我要是像他那么有錢,我一定要打一副用金子做成的 扁擔挑糞。用金扁擔挑糞雖然有了財富有了金子,但是挑糞的思維還是沒有改變,因為他已經習慣了那種操作手法。所以,很多企業看到 別人有了馳名商標就馬上去申請一個馳名商標,看到別人開了一個自助火鍋生意不錯,于是就立馬也開一個。有了這些金蛋蛋以后,馬上 把它做成一根金扁擔挑著以前的大便繼續前進。

7、需要預約的企業 中國的小老板令人感動和尊敬,在我看來,哪怕是開小飯館的小老板,也功德無量,令人尊敬,因為他們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 位,貢獻了更多的稅收,開發了更多的技術。他們多數才華橫溢、精明能干、出身草根、白手起家,其赤手空拳打天下的勇氣讓人佩服。 他們在資金與技術貧瘠的土壤中扎根,在不利政策環境中破土,在外資、合資品牌叢林中成長,生命的頑強與堅韌讓人感慨與驚嘆。 他們熱情而富有理想,為了實現百年老店的夢想,很多人起得比雞還要早,睡得比狗還要晚。企業最大的瓶頸是資金!然而,在你沒有實 力之前要想獲得金融支持,干過企業的人都深有體會,最缺德的機構莫過于銀行,他們向來都是雨天收傘!在尊敬與感動之余,又難免有 點兒心酸與不安。因為很多小老板都患上了這樣的毛病:事業不大架子大、老板不大脾氣大,自以為是,傲氣十足,結果很多的機會就在 這種需要預約的情況下喪失了。

接下來問問你: 1、每天你忙東忙西忙上忙下忙左忙右忙里忙外,忙到最后你雖然賺了點錢,但你永遠沒有時間與自由。你何時才能享受企業越強 大,你越輕松?你何時才能享受你離企業越遠,企業越壯大? 2、何時才能享受你做的越少卻賺錢越多?何時才能讓團隊進一步,而你身為老板退一步?我可以跟你肯定一件事—如果你不解決, 不跨過,你的企業永遠只是一家三流的小企業!你身為老板絕對只是一個大業務員,大管家,超級員工。你還想這樣下去多久?這樣下去 會有怎樣的后果?真正的老板需要的是全局的系統思維能力,不但要學會如何賺錢、更要學會如何分錢,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把錢收回 來!任何一個人只要會學了這三點,就可以在商場上立足,并持續的為自己源源不斷賺取財富!

十種做不大的老板 據一些管理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有十種老板,由于各方面的制約,是很難將生意做大的。

第一種:沒有大夢想的老板 理由: 不想做出大成就的老板,安于現狀,對競爭沒有充分的認識,對機會不敏感。商界往往是大野心的老板做成了大公司,安于現狀的老 板最后不得不因業績不良而關門或換行。

第二種:沒有創業規劃的老板 理由: 這種老板不善于對自己的事業做中長期規劃,往往在經營中浪費很多的資源,或者讓人才流失,或者讓資源閑置,所以他們的經營成 本很高。

第三種:不重視人才的老板 理由: 對任何公司而言,人才比資金比資產都重要,有了人才才可以做想做的事,沒有人才一切免談。老板最能干的公司往往都做不大,老 板不太能干的公司,往往能做得很大。劉邦和項羽就是最好的例子,劉邦不能干,所以他重用蕭、韓、張三杰,項羽很能干,所以手下能 人都留不住,都跑到劉邦那去了。

第四種:完全自己摸索,從不向明師請教的老板 理由: 完全自己摸索的老板,在經營中就會要用很多的失敗做代價,走了很多的彎路。從而造成要么信心不足,要么資源被浪費后沒有創業 資金,要么就是視野很小,看不到機會和危機。善于向明師請教的人,總可以少走一些彎路。因為他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所以能看得更 遠!

第五種:觀念保守思維不開放的老板 理由: 看看中國發展的軌跡,越是開放的地方,越是發展得快,越是觀念落后的地方,越是貧窮。思維不開放的老板,總是自己拒絕了很多 的發展機會!

第六種:恃己之能從不學習的老板 理由: 經常參加各種培訓的老板,都是一些取得成就的老板;從不參加培訓的老板,肯定公司業績不良。為什么?不學習觀念就要落后,思 維就要保守。

第七種:畏首畏尾顧慮太多的老板 理由: 風險與機會是均等的,從不敢冒險的老板,肯定是要失去很多機會的。世界上的兩大公司,都是在風險的浪尖上走過來的。果敢的企 業家總是這樣想“萬一我不做萬一我不投資喪失了機會怎么辦”,他們想的是“萬一成功了”;有些老板總是這樣想“萬一我做了萬一我投資了 失敗了怎么辦”,他們想的是“萬一失敗了”,所以不做就沒有失敗,但更沒有機會成功!

第八種:心思太細專做小事的老板 理由: 把時間都花在小事上的老板,根本就沒有時間來考慮公司發展的大事。有些老板,充其量只是自己的業務員,因為他的主要精力都用 在跑業務上;有些老板是救火隊員,哪里有問題就上哪里,卻從不考慮如何才能不出問題。這些老板都很累,業績卻不良;反過來看,那 些只專注于公司發展大事的老板,把小事放心地交給員工做,員工既有了用武之地,就會長期留下來,老板自己反而很輕松。

第九種:埋頭經營從不做宣傳的老板 理由: 營銷就是做廣告,越是多做廣告越是會做宣傳的老板,公司就會發展得快,業務就會做得多,連少林寺都要用宣傳來推廣自己,否則 它哪有那么多的香客和門徒?埋頭經營的老板還在滿足自己的客戶量還可以的時候,卻不知已經有人做宣傳占領了更大的市場份額!

第十種:貪圖小利不講誠信的老板 理由: 講誠信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往往代價很高;但往往也因此帶來了自己長期發展的各種機會;不講誠信,看似代價很低,暫時占了很多 便宜,卻不知付出的代價更高,喪失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做了很多年還沒有發展起來的老板,肯定遵守誠信不夠! 你是怎樣的老板呢?愿你有所收獲!

能成為老鷹別當鴨子!你就是天生贏家!


你知道印度有一則創造世界的故事嗎?根據這個故事,神首先創造了蚌殼,接著是老鷹。人類有權在安逸無味的蚌殼生活和精采刺激的老鷹生活中擇其一。

「這選擇很簡單嘛!」你也許會這麼說。答案當然是要老鷹的生活囉。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卻發生了,很多人既不要老鷹的生活也不要蚌殼的生活。他們要老鷹生活的優點,卻不願意付出相當的代價。於是他們找了一種符合他們要求的動物--「鴨子」。
「鴨子」只會嘎嘎叫
只看表面的話,鴨子和老鷹的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實際上,牠們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動物。如果你知道從何處切入觀察的話,你很快就會認出鴨子來。兩種動物都會飛。但是老鷹在高空盤旋的同時,鴨子只能緊依在水面生活。
鴨子一個很明顯的特徵是牠的嘎嘎叫聲。牠整天都發出這種叫聲。早上醒來時嘎嘎叫,餵食前也嘎嘎叫;別的鴨偷牠的飼料牠也嘎嘎叫;有一件事沒做到,牠也會嘎嘎叫。只有高叫,沒有行動--這是一個很糟的方法。
現在來看看一些可讓我們更清楚瞭解鴨子個性的狀況。
住飯店時,你有沒有比規定時間遲了十五分鐘用早餐的經驗?
如果你這時遇到一隻鴨子,他一定會說:「很抱歉,您來晚了。您沒有看見外面標示牌的時間嗎?早餐時間只到早上十點。嘎嘎嘎...」反之,老鷹一定會問:「很可惜,自助式的餐點已經收了,我可以請廚房趕快做點什麼?您想吃什麼呢?」
你有沒有到過建材大賣場?這種店的面積大概有五千平方米的面積,只有一個售貨員。這個售貨員沒有一刻是閒著的,他一定正在跟某人交談,跟某個準備蓋大樓的人交談。如果這時你很有禮貌打斷他們的談話,會發生什麼事呢?
「對不起,我只有一個小小的問題。請問一下咖啡色的木材漆放在哪裡呢?」
一隻鴨子會回答你:「您沒有看到我正在忙嗎?我一次只能服務一個客人。請您等到我叫您的時候好嗎?嘎嘎嘎...」這個鴨子售貨員一定不會再理你。
請你給我找一個「老鷹」來!
幾個月前,到亞特蘭大飯店住宿。我手上有飯店的訂房及確認證明。我到的時候,飯店已經客滿。接待處的小姐卻告訴我,我的訂房是無效的,因為飯店已經客滿了。說完,她就讓我繼續站著。
我要求我的權利。那位小姐卻說:飯店客滿了就是客滿了,我也沒辦法變出一個房間給你,嘎嘎嘎...接下來那位小姐便不再理會我。
  「喔,」我心想,「一隻鴨子」。接著我要求見她的上司。她很不高興地說:「他也不會說不同的話。」她一邊說著,一邊正要消失在門後。這門後一定是個鴨子池
塘,她一定會跟另一隻鴨子出來。
 我請她給我帶隻「老鷹」出來。「一隻什麼?」她想知道我問了什麼。我跟她解釋:「請你帶個能解決問題的人來?」
  她懂了。後來經理出面,他真的是老鷹。他說道:「我們這裡真的客滿了。一定是我們作業有所疏失,為此我得向您道歉。我會儘快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馬上打
電話幫你找個適合的旅館,到這個旅館的交通費理所當然由我們來負責。在找到之前我可以先請您用個晚餐嗎?」
不是鳥類都會飛翔
你認得出老鷹嗎?老鷹會做事,鴨子只會嘎嘎嘎。
鴨子嘎嘎嘎的內容不外是理由、藉口、沒有意義的話和抱怨。總有一天,鴨子會被解雇。如果公司有問題,他們一定是第一批被開刀的。接著他們會說:「真不公平,我想我的老闆對我有成見。」反之,老鷹會得到支持。
很重要的一件事,我們不應該像鴨子般,不做出個成果,只會嘎嘎地叫。我們要避免公司內、部門內及小組內有鴨子的存在。有些人認為我們也可以給鴨子一點動力。但你知道結果是什麼嗎?頂多是一隻有動力的鴨子罷了。
這裡我列出一些鴨子和老鷹的不同之處:

1.鴨子說:「這我可做不到。」老鷹會問:「我如何才能做得到?」

2.鴨子是悲觀主義者;老鷹是樂觀主義者。

3.鴨子們互相敘說負面結果,甚至會為了這事由開個鴨子大會;老鷹大多報導正面的成果。

4.鴨子不到必要絕不做事,大多是連一次都不做;老鷹會多飛幾哩。他們付出的比要求的多。

5.鴨子工作緩慢。他們的準則是:「我是來工作的,又不是來逃難的。」老鷹則是「儘快完成所有的事」。

6.鴨子光是一隻嘴很會說,找藉口不做事更是一流。老鷹時時學習,努力做事。


7.鴨子很會找藉口;老鷹會找解決方法。

8.鴨子不敢冒險。老鷹也會恐懼,但是他們還是去做。老鷹很有勇氣。

9 .鴨子在每個機會裡找問題;老鷹在每個問題裡看見機會。

10.鴨子在人背後閒言閒語,他們要這樣做才會覺得快樂;老鷹只談正面的事,否則就保持沉默。

11.鴨子要花很長的時間做決定,做事卻沒有三分鐘的熱度;老鷹果決行事,因為他對自己很有信心。

12.鴨子把精神都擺在問題上,而且只會空談;老鷹把時間擺在解決方法上,而且會實踐。

13.鴨子會記恨;老鷹懂得寬恕。

14.鴨子等人餵,如果飼料不夠,他會大聲叫;老鷹懂得負責,他只取所需。

15.鴨子愛他所擁有的東西;老鷹設法取得所愛的東西。

16.鴨子一有小事就激動得不得了,還以為這樣做很好;老鷹不會做這種可笑的事。

17.鴨子的生活圈只有一個小池塘;老鷹可以登高峰。

18.鴨子責備不如意的事;老鷹改變不如意的事。

‧ 別再養一群小鴨子了!

小鴨子從鴨群學到什麼呢?學到怎麼嘎嘎叫。反之,老鷹會督促身邊的人。你有沒觀察過老鷹是如何帶小鷹學飛的呢?首先,鷹爸鷹媽會丟棄以前築巢用的羽毛,然 後把草啣出來巢裡於是變得越來越不舒服。接著他們會把小樹枝也丟棄。小鷹沒了溫暖的巢,只能蹲在光禿禿的樹枝上,沒多久就會覺得不舒服,只好學飛。如果小 鷹膽怯不前,鷹爸媽乾脆就把小鷹推出巢。
  
如果小鷹沒有展翅,鷹父母會飛去撐起小鷹,把小鷹抓回巢裡。這麼做只是為了把小鷹再推出去一次,直到小鷹學會飛為止。
  
在老鷹四周的人都得成長。老鷹沒辦法忍受停滯不前和懶惰。他們對環境的期望很高,也會督促他人。所以老鷹是有影響力的人,是領導者。他們對新事物有興趣,他們觀察環境,想讓一切變得更好。
  
這可能是老鷹受人尊敬,常被拿來做徽章的原因吧。老鷹是我們的典範,贏家的生活就如同老鷹的生活。

你的生命徽章上是哪一種動物呢?

3檔高股息養我一輩子

好的股票,可以養你一輩子,你相信嗎? 

今年39歲的研究機構職員蔡海茲就辦到了!從2003年開始,他每年拿出30萬元存款,固定投資3檔高配息股,無論台股看漲、或看跌,一定買進,而且3檔股票每年配發的現金股利,也在下一年度和自己的存款一起滾入,投資相同的股票。 

6年下來,他從口袋拿出來養這個現金流果樹的本金只有180萬元,但3檔股票含配息、配股、再加股價增值,合計市值已達303萬6,000元,累積報酬率168.67%,平均年報酬率達16%。假設蔡海茲把相同金額的資金,存在銀行放定存,6年下來,利息只有10萬多元,年報酬率相差14%之多。 

儘管去年金融海嘯,讓台股重跌46%,但是,蔡海茲對這個用股票打造平穩現金流的果樹,非常滿意,不但抱股不賣,還打算用相同的股票再存4年,讓果樹再長大1倍。按他估算,屆時,每年光靠股票配息就可以領超過72萬元,平均每月可領6萬元,至於現在,這個現金流果樹,每月就可為他產生近3萬6,000元的股息收入。 

用這套方法,最大的好處是,不必管股價波動、不怕股災,也能賺進穩定的現金流,「這等於是自己DIY退休年金,而且是活多久、領多久,還可能愈領愈多!」這位研究員出身的上班族如此說。 

打破觀念,不再賺價差
改賺配息讓錢不斷流進來
 

蔡海滋會想出這套方法,是被羅勃特‧清崎(Robert T. Kiyosaki)的一句話啟發,他說:「好資產,必須能為你帶來持續性的收入。」高股息股就是這樣的好資產。 

在用這方法之前,蔡海茲投資股票達10年,原本只想靠股票快速致富,每天看技術線圖、搶進殺出,總是賺小、賠大,賺兩萬元、賠10萬元。10年下來,總投入近200多萬元本金,只小賺10%左右。「花那麼多心力,卻是白忙一場,」

蔡海茲如此描述早年的投資模式。

投資不一定穩賺,工作也不是鐵飯碗。做研究員多年,每次遇到不景氣,公司都會先從研究部門先砍人,「2001年網路股災後,市況不好,我爸媽擔心有一天會裁到我,一直勸我去考公務員。」但蔡海茲沒去看考試用書,反而把當時新上市的《富爸爸,窮爸爸》翻了好幾遍。 

他發現,清崎是靠買入好資產,然後從資產中得到豐沛的現金,再進行投資,因此致富。而清崎和他最大的差別,在他買賣股票只想賺價差,努力要賺「一次性收入」,並沒有設法讓持股變成一種「持續性收入」。 

但是,按照清崎的建議,把配股、配息滾進投資帳戶,隨著投資股票的市值長大,配息跟著大增,「如果1年配息足夠1年生活之用,只要投資的公司不出事,股票就不必賣,錢就會一直流進來!」蔡海茲分析。 

單有觀念還不夠,他再用高股息股中鋼做試算。他把中鋼自1991年至2000年的每年開盤價、配發的股利等數據全部找來,以每年固定投入10萬元,加上前1年配息,在開年第1天開盤就買進,如此連續做10年,結果發現,總投入現金是100萬元,10年累積的資產總值可達140萬元。 

那段期間,先後發生亞洲金融風暴、網路股災,中鋼股價從最初買進的29.5元,最高漲至36元,到2000年最後1天收盤時,跌到19.9元,但仍能創造每年平均7%的利息收益,比做價差安全、簡單,獲利又比銀行定存高又穩,蔡海茲因此打算,除中鋼外,再挑兩檔高股息股,打造自己的現金流果樹。問題是股票要怎麼挑? 

身體力行,挑出高股息股
每年每檔投入10萬元只買不賣
 

蔡海茲以中鋼為範本,挑選在公司經營上,必須業績長期穩步成長,財務穩健的產業龍頭股;其次是公司股利政策要均衡穩定,即使遇到景氣不佳,仍可用保留盈餘來分配股息。 

對此,嘉實資訊副總經理王錦樹分析,高配息股因長期財務和績效穩健,除權除息後,多半能填息,基本上股價波動不太大,長期投資,很有利。 

蔡海茲花1個多月詳讀財報確認,由於設定投資金額是1檔股票1年投10萬元,因此從本益比在10倍以下、股價在20元以內的股票篩選,最後選出中鋼、台橡、超豐3檔高配息股。 

由於這方法至少要持續10年,對習慣買股賺價差的蔡海茲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必須控制自己,不受股價波動影響,每年定期買進,不能因股價漲跌就賣出,必須像機械般反覆操作。玉京財經資訊執行長汪潔民就分析:「做慣價差的人,只想掌握波段,1年賺20%〜30%。所以行情一來,股票就抱不住,會賣掉。」 

為了解決汪潔民點出的問題,蔡海茲先把自己投資的資金重分配,1/2還是做價差,賺一點額外報酬;另外1/2加上年終獎金,就存進3檔高配息股票去累積財富。因此,他還另外開了一個證券交易戶,並把操作原則告訴營業員,請營業員在每年第1天開盤時,不必管股價,就用每年底固定存入的資金,連同前1年配發的股利,全數買進指定的股票。 

坐享豐收,退休金有著落
未來月領6萬不成問題
 

前3年時,現金股利只小幅增加,但比起做賺價差,這裡的操作不需貼盤太近,壓力小,也不會焦躁,蔡海茲已經很滿足。到了第4年,資產增值加速,尤其是台橡,每年累積的現金股利以1倍左右的速度成長。「再做4年,每月累積到6萬元以上,我就不用工作、可以提早退休了!」 

雖然,這兩年景氣不好,股利縮水,但蔡海茲評估,這只是短期影響,而且定額投入的10萬元可買進更多的股數,果樹的規模反而增加得更快,配息收益甚至可能大增,讓他不必再等4年,就能提前退休。「現在,正是執行這方法的黃金期,可以把你失去的退休金再『存』回來,」蔡海茲說。 

清崎曾說:「投資,是一個透過簡單、機械化操作就可以致富的過程。為什麼大多數人做不到?因為他們認為,投資致富,過程很神奇,不可能這麼簡單、單調而枯燥。」花6年為自己打造一個穩定現金流的果樹,現在,蔡海茲也相信,做投資,簡單比複雜要好得多! 

汪潔民指出,蔡海茲的投資策略,其實上市櫃企業的老闆們都是這麼做,「用股票複利滾錢,才是真正有錢人會做的事!」更重要的是,執行這方法並不難,本金也不用多,從現在開始,你就可以執行!

*以股養股 不怕股市漲跌都能賺

蔡海茲在每年第1天開盤時,以30萬元買進3檔股票,每年配股續抱,配息就在隔年和30萬元本金一起買進股票,以第1年來看,經過試算3檔股票市值就翻漲為55萬7,685元(市值=[本金÷3檔股票第1個交易日開盤價+3檔股票配股]×最後交易日收盤價+3檔股票配息),6年下來,資產長大1.68倍。 

*想學養股術,可以這樣做: 
(一)挑出值得投資的股票

1.公司財務長期穩定: 過去10年,營收穩定成長 資本支出少、自由現金流量充裕 獲利不一定要年年成長,但長期呈上升趨勢,原則是:近3年每股稅後盈餘(EPS)平均值>近5年平均值>10年平均值 

2.過去5年~10年的股利政策均衡而穩定。 

3.公司是產業龍頭。 

4.依你每年可投入預算,挑選股價適合的標的。

(二)進場執行 

1.第1次買股,可用兩個原則注意股價: 本益比在10倍以下 買進股價是否夠便宜?可用股價淨值比(PBR)做參考指標,愈低就愈具投資價值。 

2.採定期定額方式投入: 
第1年開盤第1天,買進10萬元 
第2年開盤第1天,用10萬元+第1年配發的現金股利,買進中鋼 
第3年開盤第1天,用10萬元+第2年配發的現金股利,買進中鋼,如此反覆操作至少10年。

在累積到夠你用的現金流之前,現金股利一定要再滾入,不能領出來,直到累積到足夠現金流後,不用賣股票,就完全可以靠現金股利過日子。

(三)追蹤與調整 

1.每年檢視數據: 查看營收、獲利的數據,若5年到10年期長線走勢往上,就可安心續抱。 

2.留意經營狀況: 當出現年度虧損時,要開始注意接下來的經營表現,若第2年產業景氣沒問題,公司營收和獲利仍大幅衰退,就要全數出清,換股執行。

(四)不斷的心理建設

1.不受股價漲跌影響: 每年買股時,不要受股價起伏影響,因為你是要賺現金流,不是賺價差。 

2.堅持長抱: 堅定的持續長抱,連存10年~15年都不去動用,股票複利的效果是非常驚人的。

*專家看法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協理余弘仁:要賺股息,也要省稅金 

申報個人綜所稅時,「股東可扣抵稅額」取決於「發放股利」及「稅額扣抵比率」,只要「稅額扣抵比率」高於「個人綜合所得稅率」,股東參與除權息,可享股利或股息報酬,也可額外獲得抵減稅額,可謂「一魚雙吃」。 根據過往紀錄,傳統產業股,可扣抵稅率高,通常在15%〜20%以上,較無稅負問題;至於電子業,因已享有租稅優惠,可扣抵稅率就低,投資人就易有稅負的負擔。 

寶來投信指數投資處副總經理黃昭棠:定期檢視個股的股利政策
小心企業會調整股利政策,例如向來採高股利政策的鴻海,今年就調降股利。 長期執行須小心如果公司獲利不佳,有可能發不出股息。 在產業與景氣出現變化時,注意個股經營、股利政策的調整,建議每年檢視1次。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Magazine/detail.aspx?p=1&id=36324

多帳戶分工 - 拉高儲蓄率

存錢達人林家樑從小薪族變有錢,除了記帳、控制消費、省錢外,最重要的是,他還利用設立不同帳戶來做收入的規畫與分配。這套帳戶理財法從一開始的3個帳戶,後來進階到7個帳戶,「當分工愈來愈細,金流去向也跟著愈來愈清楚,結果存錢效果更明顯。」林家樑說。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別,主要是因為每個人的收入都是有限的,可是花費卻是無窮的,如果你在用錢之前,先想清楚這一塊錢究竟要用在哪裡?花在哪裡?讓這一塊錢有明確花費目標,就可以避免無意義的浪費。
例如,當你漫無目標去逛街時,是不是特別容易買了一大堆用不到的東西回來? 相對地,如果你先列好購物清單再出門, 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結果也存下更多錢。
避免無意義的花費
加速存到100萬元
帳戶管理法也是同樣的道理,把所有的錢都明確地區分出不同的用途,然後用不同的帳戶去管理,一來讓你的現金流向一目了然,二來因為有預算上限,用錢會更謹慎小心。
簡單地說,林家樑的帳戶管理法,其實就是分配預算,把每個月的收入做好規畫
與分配。他是在32歲,已經存到300萬元資產時開始用帳戶理財法。為什麼不是存第一桶金的時候就開始做?他解釋,「之前不是不做,而是不懂,直到上課學到這個做法,決定開始試看看。」沒想到,一做效果就不錯,存到百萬的速度愈來愈快,重點是,還愈來愈省力。
原來,林家樑的第1個100萬元,是在記帳、節流之外,自己還像「八爪章魚」一樣,在工作之外拚命兼差而來的。因為剛工作時月薪僅有3萬元,為了增加收入存更多錢,他最高紀錄曾兼了3個差,包括擺地攤、寫文章、搞服裝品牌等等,他都做過。同時,只要公司有加班的機會,例如辦活動、當內部考試工作人員,他都積極爭取去做。前後花了3年3個月的時間,才辛苦存到第1個100萬。
之後再存到第2個100萬的情況,也是如此,之所以時間縮短到2年6個月,是因為之前已經花了3年3個月摸索,練就了一些省錢、存錢的技巧。到了第3個100萬,時間又進一步減為1年6個月,與薪水增加有關,他所兼的差,一個都沒少。
直到存第4個100萬的過程,加入帳戶理財法,林家樑才終於不用那麼辛苦,擺地攤、寫文章這些都不做了,可是卻在1年就存到百萬。第5個100萬同樣在1年就存到。林家樑比較其中差異,發現除了已有之前存下的錢當理財基礎,更重要的是帳戶理財法讓他存錢更有效率,存錢比率由65%提高到75%。
進階細分至7帳戶
資金運用更安心
在剛接觸帳戶理財法時,林家樑的帳戶僅做最基本的分類,為:薪資帳戶、投資儲蓄帳戶、生活開銷帳戶,其中薪資帳戶裡的錢主要是作緊急預備金、資金周轉用,生活開銷帳戶用來支應生活費,投資儲蓄帳戶則用來以錢滾錢,買儲蓄險、基金都是用這個帳戶的錢因應。
林家樑後來覺得這樣的分類不夠,有必要進階細分,因此改成7個帳戶:儲蓄投資(含緊急預備金、周轉金功能)、生活需求兩個帳戶不變,新增了財務自由、休閒娛樂、學習成長、奉獻付出、風險管理。而收入分配比例也做了調整(詳見圖1)。
▲圖1

林家樑說,當帳戶變多,錢的使用更加明確,執行比以前徹底,資金運用上更為「安心」,因為不必擔心錢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浪費。
此外,這套做法還有個大改變,以前的「投資儲蓄」帳戶,現在分成「儲蓄投資」、「財務自由」兩個帳戶。「投資儲蓄」變成「儲蓄投資」,只是把字顛倒放,有什麼不一樣?林家樑說,意義大不相同,前者是以投資為主軸,後者則是以儲蓄為主軸。
過去林家樑覺得用基金是錢滾錢很簡單,不過經過金融海嘯洗禮後,他發現基金投資要學的事情還很多,不應該將重心放在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上,因此調整為以儲蓄為主。而「財務自由」帳戶,則是指房貸,當成把錢存在房子裡。
果然,改成7個帳戶,錢被「盯」得更緊,存下的錢比以前多了。難怪就算7個帳戶分屬7家銀行,林家樑依然強調:「當錢一進戶頭的時候,就一定要做規畫,而且分愈細愈好,不要怕麻煩,分得愈精準、愈清楚,鎖錢的效果就愈好!」
訂定理財目標增強動力
善用3存錢竅門加速達陣
然而,若要讓帳戶理財法變得更強, 有件事非做不可,那就是設定理財目標。「當你沒有設目標,你會覺得吃飯去哪裡都無所謂,買什麼東西也都無所謂,不會認真存錢,是件很恐怖的事情。當你設下目標、立定決心,例如存房屋頭期款、還清學貸與房貸,很多不可能的事情都能做到。」林家樑說。像他就為自己設定了短中長期目標,短期目標會每年都不同,中期目標為40歲存千萬現金(不含房產), 長期目標則是50歲退休去環遊世界。
受到訂定的目標驅使,林家樑存錢的動力很強,因此挖掘了不少存錢的小竅門, 例如:
1.刻意選了一間活儲每日計息的銀行作為儲蓄投資帳戶。
2.把緊急預備金拿去做台幣定存,急用時頂多解約損失利息,平常先賺利息。
3.用階梯存錢法存銅板。所謂階梯存錢法是以週為單位,第1週存10元,第2週存20元,第3週存30元,如此依序每週遞增10元,結果1年52週下來,竟然多存1萬3,780元(詳見表1)。

「我喜歡存錢,把自己壓得比較緊,寧願年輕時辛苦,也不要等年紀大了還在為錢煩惱。」這是現年35歲的林家樑,為自己11年來存錢歷程,所下的註解。
為什麼他會這麼想?因為存錢過程中他赫然發現:
1.存下來的1元,才是你的。賺來的錢, 不見得是你的。
2.認真工作不一定有錢,可是認真存錢,肯定有錢。
3.理財不是變魔術,只有靠時間與存錢,才能過著財務自由的生活。
事實上,已經存了5個100萬、有一間房的林家樑,現在已經能夠選擇人生,他停掉多個兼差,只留下自己還想做的,多出的空閒時間則拿來看書,透過閱讀的刺激,思考、修正自己的想法與作法。小薪族們,你是否該採取行動了?
【你可以這樣練習】
看完了林家樑的帳戶理財法,你是不是很心動呢?如果你想學習,可以跟著以下步驟開始練習。
Step1
設定目標
如30歲之前存下人生第一個100萬元,或者擁有自己的第一間房。切記,目標不能打高空,得具體可行,不然也是沒有用。
▲設定目標

Step2
擬定做法
你可以只存錢,也可以參考林家樑用不同帳戶管理現金流的方法。他建議先從3個帳戶做起就好,每月收入分配到薪資、投資儲蓄、生活開銷帳戶的比率,分別為10%、60%、30%。
▲擬定做法

Step3
想辦法開源,提高存錢比重
小薪族薪水已經不高,如果還要繼續縮減每個月生活開銷,恐怕很多人會放棄存錢。若想依賴調薪來增加收入,又很難。所以,與其靠別人,不如靠自己,如果公司有加班或者外面有兼差、接案的機會,在能力與時間許可下,不妨盡量去做。多開源增加收入能讓你存下更多本金,提高存錢效率。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Books/special2.aspx?p=1&id=53236&type=1&s=books

2014年4月24日星期四

10亿也买不来,李嘉诚的销售经验!!【销售十招】



李嘉诚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好的经商锻炼是做推销员,这是我用10亿元也买不来的”。

很多人一谈到销售,就简单的认为是“卖东西”,这只是对销售很片面的理 解,其实人生无处不在销售,因为销售实际上是一个分析需求、判断需求、解决需求、满足需求的过程。比如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进行自我介绍,就是对自己的一 种销售;再譬如我们做一个学术报告,就是在向与会者销售自己的一些观点,诸多种种不胜枚举。

但在实际中很多人的销售并不是很成功,销售人员拼命的预约、讲解、讨好客户,跑折了腿、磨破了嘴,可客户就是不买账;追其原因,其实就是分析、判断、解决需求有了偏差,对方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我们的目标就很难达成。

经常看见销售人员见到客户就迫不及待的介绍产品、报价,恨不得马上成交,听着他的专家般讲解,往往让人感叹其销售知识的匮乏,使得他的专业知识不能得到很 好的发挥。销售是有规律可循的,就象拨打电话号码,次序是不能错的。销售的基本流程是大家所熟知的,在此结合本人多年实际销售工作经验和销售培训的粗浅体 会总结出销售十招,和大家做一分享。

第一招:销售准备
销售准备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达成交易的基础。销售准备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个人的修养、对产品的理解、心态、个人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对客户的了解等等,它涉及的项目太多,不在此赘述。

第二招:调动情绪,就能调动一切
良好的情绪管理(情商),是达至销售成功的关键,因为谁也不愿意和一个情绪低落的人沟通。积极的情绪是一种的状态、是一种职业修养、是见到客户时马上形成 的条件反射。营销人员用低沉的情绪去见客户,那是浪费时间,甚至是失败的开始。无论你遇到什么挫折,只要见到客户就应该立即调整过来,否则宁可在家休息, 也不要去见你的客户。因而在我们准备拜访客户时,一定要将情绪调整到巅峰状态。

什么叫巅峰状态?我们有的时候会有这种感觉,今天做事特别来劲,信心十足,好像一切都不在话下,这就是巅峰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办事的成功率很高。可这种状 态时有时无,我们好像无法掌控。其实不然,这种状态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是完全可以掌控的。比如优秀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就能很快的进行自我调整到巅峰 状态。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把情绪调整巅峰状态呢?怎样才能掌控这种状态呢?
a)、忧虑时,想到最坏情况
在人生中快乐是自找的,烦恼也是自找的。如果你不给自己寻烦恼,别人永远也不可能给你烦恼。忧虑并不能够解决问题,忧虑的最大坏处,就是会毁了我们集中精神的能力。因而当出现忧虑情绪时,勇敢面对,然后找出万一失败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并让自己能够接受,就OK。

b)、烦恼时,知道安慰自我
人的痛苦与快乐,并不是有客观环境的优劣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情绪决定的。如果数数我们的幸福,大约有90%的事还不错,只有10%不太好。那为什么不能让自己快乐起来呢?

c)、沮丧时,可以引吭高歌
作为营销人员,会经常遭到拒绝,而有些人遭受拒绝就情绪沮丧,其实大可不必。没有经过锤炼的钢不是好钢。沮丧的心态会泯灭我们的希望。

第三招:建立信赖感
一、共鸣。
如果见到客户过早地讲产品或者下属见到上级急于表现自己的才能,信赖感就很难建立,你说的越多,信赖感就越难建立。比如客户上来就问,是你的产品好还是你 们对手的产品好?在这时候,你怎么回答都不对,说自己的好,他肯定说你自己夸自己,不可信!你说我们不了解对手的情况,那他就会说你连同行都不了解,不专 业!所以信赖感在建立过程中,也是很需要技巧的。

如果掌握的好,跟客户的信赖感很快就可以建立起来,此时要尽可能从与产品无关的事入手,为什么呢?说产品那是你的领域是你的专长,消费者心里是一种防备状 态,你说得越多,他的防备心就越重,信赖感就越不容易建立。这时候,要从他熟知的事情入手,从鼓励赞美开始。比如说在他家,你就可以问他说房子多少钱1平 方米,您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对您的专业很感兴趣,能给我讲讲吗?有些问题人家是不愿回答,有些问题是必须回答的。如果你是销售美容品的,面对一个女士可以 说:“您的皮肤真好,您是怎么保养的啊”,他肯定要回答呀(因为这是她感兴趣的话题,也是她非常引以为傲的)。她回答时一定要引起你的共鸣,他说“以前用 的是×××化妆品”,你一定要对美容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同时要不断的赞美,从而引导她多说。这就是共鸣。

你的共鸣点越多你跟对方的信赖感就越容易达成。设想一下如果赶巧了你和客户穿的是一样衣服,那么信赖感一眼就达成了,不用过程,就能感觉你的品位和他的品位是一样的。
人和人之间很愿意寻找同频率,看看这些词:同学、同行、同事、同志、学佛的人叫同修、一起为官叫同僚,反正两个人只要有点共同点,就容易凑到一起,就容易建立信任感。方法很简单,就是找更多的共同点,产生更多共鸣,你和对方的信赖感就建立起来了。

二、节奏。
作为优秀的营销人员,跟消费者动作节奏和语速越接近信赖感就越好建立。很多人都在做销售,怎么卖出去呀,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跟着消费者的节奏走,对方的 节奏快、语速很快,我们说话的语速也要很快;对方是个说话很慢的人,你还很快,他就不知为什么感觉极不舒服,信赖感怎么也建立不起来;如果对方是个语速适 中的人,你的语速也要适中。
同时还要以对方能理解的表达方式和对方沟通。有些营销人员满嘴的专业术语,但请每天早上醒来可以听一个很好的励志光盘或听一段很激昂的歌曲。可以大声的对 自己说“我是最棒的”给自己一些良好的心理暗示。一个好的心情是一天良好情绪的开始。同时还要懂得一些具体的调整情绪的方法。

第四招:找到客户的问题所在
因为信赖感建立起来后,你和对方都会感觉很舒服。这个时候,要通过提问来找到客户的问题所在,也就是他要解决什么问题。比方你是卖空调的,就要了解客户买 一台空调是要解决他的什么问题:是他家的老空调坏了,由于它的故障率太高,不想修了,要换一新的;还是客户从过去的旧房搬到现在的新房;还是客户过去没有 用过空调,现在要改善生活条件;还是小区是**空调,自家用着不太方便,现在要装分体的;还是孩子结婚用……等等只有把问题找准了才能真正的替客户着想, 帮助为客户找到他原本就有的需求。

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客户的问题所在呢?只有通过大量提问,才能了解客户到底想通过这次购买解决什么问题。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员会用80%的时间提问,只用20%的时间讲解产品和回答问题。

第五招:提出解决方案并塑造产品价值
实际上这个时候,你已经可以决定给客户推销哪一类商品了。你的解决方案针对性会很强,客户会认为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他会和你一起评价方案的可行性,而放弃了对你的防备。
在这个过程中要不失时机的塑造你的产品价值,把你的品牌背景、企业文化、所获奖项毫不吝惜的告诉给你的客户,你的专业知识就有了用武之地,这个时候你说的话他很容易听得进去的。

第六招:做竞品分析
我们很多营销人员都知道不讲竞争对手不好,咱就卖咱的产品,说起对手的情况就说不了解。错了!在信赖感没有建立的时候,客户和你站在对立方面,你去做竞品 分析,他很反感你;可是当双方建立了信赖感,你又为他提出了解决方案时,他巴不得去听一些竞争品牌的缺点,他非常期望你做竞品分析,不然此时的流程就中断 了,进行不下去了。

这时候,不但要分析竞品,而且一定要跟他讲清楚,我们好在哪儿,对方不好在哪儿(但一定是客观的,不能是恶意的攻击)。 这时的分析有两个作用。一方面为他的最终购买提供足够的依据;另一方面他购买商品之后肯定要四处炫耀:“我买的太好了,你买的怎么样?”,我们要给他提供 充足的论据,去跟别人去辩论,证明他的选择是最明智的。

第七招:解除疑虑帮助客户下决心
做完竞品分析,客户是下不了决心马上掏钱的,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去成交,否则消费者买后会反悔的。钱在自己的身上,总是多捂一会儿好。你看买空调的,不到热得受不了,人家就不着急买,他多捂一天,觉得是自己的。不愿意下购买决心,他肯定是有抗拒点。

你很容易判断他是否已经进入到这个状态了----他说,回去跟我爱人商量;我觉得这价格还是有点高;现在我身上正好没带钱……看到对方这个样子,我们要不 断地一步一步地追问,一直问到找到真正的抗拒点为止。例如,你问:“还有什么需要考虑的吗?”,他说:“我回去跟我爱人商量商量。”,你就继续问:“那您 爱人会关心哪些问题。”,他就会说,我爱人关心什么问题,那么再追问,一步一步追问下去。抗拒点找准了,解除的方法自然就有了。

第八招:成交踢好临门一脚
很多营销人员,前面都做的很好,就是成交不了,其实这是营销人员的一种心理自我设限。成交阶段,一定要用催促性、限制性的提问,这是铁定的规律,否则的话,你的流程要从头来一遍。

成交的阶段是你帮助消费者下决心的时候,但往往这个时候,很多人是不敢催促客户成交的。其实只要你判断进入了这个阶段,马上就要用催促性、封闭式的提问, 促使他的成交,要不然他还会把钱多捂几天,这几天什么变化都可能出现。什么是封闭式提问呢? 比如“您是下午3点有时间,还是5点有时间”,在提问的时候已经给客户限定了一个范围。

学营销的人,大都学过这么一个案例---馄饨摊卖鸡蛋,两家馄饨摊位置一样、规模相近,可卖鸡蛋的数量不一样,供应鸡蛋的人很纳闷,有一天,他就去考察时 才发现,两家老板问客户的问题不一样,一家采用开放式提问:“您要不要鸡蛋?”鸡蛋就卖的少;另一家老板问的是封闭式提问“你要一个鸡蛋还是要两个呀?” 他的鸡蛋卖的就多。

限制性提问也有好坏之分。以卖衣服为例,你问客户“你是今天买还是过两天买呀?”这样的提问虽然也是限制性提问,但这还不算很好的问题,应该问:“你是要 这件红色的还是黄色的?”这叫催促性的限制性提问。要让客户及时作出选择,这是客户最痛苦的时候,因为要往外掏钱啦。问完问题之后,你就千万不要再说话 了,眼睛看着他,等待……这时的关键就是问完之后别说话。

第九招:做好售后服务
人们往往认为,售后服务就是打打电话,上门维修,其实这些只是售后服务中很小很被动的一部分。真正的售后服务是人们购买了商品或服务之后,我们对他的延续 服务。也就是我们在客户的使用过程中,为客户提供的咨询服务,成为客户的顾问,解决客户在使用中的问题。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真正的稳定客户。

第十招:要求客户转介绍
人的分享是本能的,一旦客户确实认可了产品和服务,客户是很愿意分享的。客户是通过转介绍而满足。这时候,他能积极地帮助你转介绍,而且不图回报,因为这 是他心理极大的需求,有些营销人员这时候不好意思说“帮我介绍几户吧”,这个机会可能就丢失了。你可以直截了当给他说:“我们还有很多任务,你赶紧帮我介 绍几个吧?”没有关系,别不好意思,为什么呢?因为转介绍才是他最终需求满足,当我买了一件衣服的时候,第二天又有俩同事买了同样的,证明我的眼光很好, 他们在追随我的品位。

转介绍的力量非常大,就看营销人员怎么利用了,当一个客户转介绍成功的时候,你的销售行为才算完成了,因为你满足了客户终极的需求。

这十招不但是每一个销售人员都要牢牢掌握的,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懂得它的重要性,对工作对生活都会大有裨益,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推销自己、让别人认可的一个 过程。但所有的这些都只是方法而已,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给能让我们万事亨通的,还是我们的人格魅力,永远都是“德为上、方法次之”。

毒排干净多活20年,如何排?


【找到身体的“排污口”,养生就成功了一半】
我们人体有7个“排污口”,找到“排污口”,把湿毒排出去,人就会少生病,不生病,其实这些排污口很好找,他们都“窝”在关节的部位。








腋下
腋窝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郁火毒素,应常常去按揉,以疏通这口井。







肘窝
当你出现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问题,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10分钟,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每一到两周一次,可保这口排污井的通畅,排出心肺毒素。









膝窝
膝窝又称腘窝,在窝的中心点上,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 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所以平时可拍打此处5~10分钟至淤斑痧点显出,每一至两周拍打一次。









阴陵泉
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再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它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就是阴陵泉所在。每天要用手 指按揉这里,时间不拘,空闲的时候就可以,但要保证一天总共10分钟以上。如果你体内有脾湿,按这里会疼,但是坚持按揉,你会发现疼痛再逐渐减轻,说明你 的脾湿在好转。











足三里
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湿当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觉前用艾条灸,可以协助阴陵泉祛湿。 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

操作方法:空闲的时候按揉阴陵泉,一天要保证10分钟。晚上睡觉前,用艾条灸两侧足三里3-5分钟,最好灸之前先按阴陵泉1-2分钟。










承山穴
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其效果跟红豆薏米粥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所以,刺激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 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大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他的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 发热,这就是膀胱经的阳气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湿邪,正随着上升的阳气向外发散。所以湿热体质者一定要注意记住这一保健大穴,合理地在生活中使用。










丰隆穴
配合足三里 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长期坚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 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每周拍腹排毒一次,就可无毒一身轻
在肚脐两边脂肪最丰厚的地方,或者摁上去有脂肪结块的地方,用双手用力拍打10分钟。大多数人都能拍出红、紫、青、黑等不同颜色的痧斑、包点,这就是体内淤滞的寒湿、火毒被拍出来的表现。拍完后马上喝一杯温水,能加速排毒。

每周拍一次,连续几次,您就会发现拍出的痧斑逐渐减少,到最后基本上不会再出现了。寒湿淤滞排干净了,减肥自然就快。

每天敲天枢穴排便减肥法
天枢穴属于胃经,又联系大肠,最能通肠道、排宿便,是名副其实的减肥大穴。很多人一敲天枢穴便要跑厕所就是这个缘故。肠道通了,脂肪就不会堆积。








天枢穴在肚脐旁开三个手指的位置。每天至少敲打两次,每次5乣10分钟,敲至小腹发热为止。

每天揉腹三次,胜吃人参一支
民间有句话叫“揉腹治百病”,可见揉腹的好处。小腹是阴中之阴,是寒气最爱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关键。

手心的劳宫穴是火穴,有温养的效果。经常以手心按摩小腹至发热,不但可以有效地驱寒暖腹,还能养元补气、滋阴培阳。

每天早、中、晚各揉一次小腹,先按逆时针方向揉,后按顺时针方向揉。揉的次数最低以36遍起,或36的倍数也可以。力度要适中,如果能把腹部的软组织带动起来更好。小腹常温,元气充实,减肥就会成为一件很容易的事。

以上三种方法为您提供了一套绝佳的减肥方案。通过调节经络,既能减脂,又能降压。随着体形一天天的瘦下去,身体也逐步地健康起来。开始行动吧,“减肥三步曲”让您轻松实现健康与苗条。